成本大涨利润几近为零 外贸企业苦撑待复苏

发布时间:2013-06-29 浏览量:814

浙江省不少出口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与2008金融危机相比,今外向型中小企业是内外交困,可谓是“最坏的时期”。

汇率变化 企业互相挤压利润空间

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今上半就冲破了6.5的关口,从6.82跌到近期的6.48,看起来只相差几个点,但对工厂和外贸企业的影响已非常大。尤其是那些利润低,靠规模取胜的产品,比如服装业,汇率稍微波动1-2个点,就会对工厂和企业产生巨大影响。

“汇率变化,对外贸公司的影响最大。”从事日用消费品出口的宁波一家外贸公司业务经理许曦文告诉记者,因为有的工厂并不直做对外销售,而是与外贸公司合作,工厂一般是跟外贸公司收取人民币结算。汇率风险,很大一部分是外贸公司来承担。
 

宁波中基进出口公司外销员周祺告诉本报记者,面对汇率变化企业也无能为力,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来弥补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。所以,只能拼命打压合作工厂的价格,让工厂降价,来减少汇率变化对企业的压力。但是,一旦产品价格低到让工厂扛不住了,工厂就只能选择不接订单。

慈溪一家大型电器公司国际营销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自己所在的工厂经营规模比较大,所以都是直接从欧洲、非洲、东南亚等地接订单。

今上半,汇率变化风险加大,导致厂里现在不太敢做长期订单,因为国际上很多原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,如洗衣机涉及的一些大宗商品价格,像板材、塑料、电机等产品,基本上需要一个订一次货。

因为工厂给客户也是一个报一次产品价格。

“但不管怎么规避,吃亏的总是工厂。”上述电器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
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今初就表示,对于外向型的中小企业来讲,很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冲击。有研究显示,如果人民币升值5%,将会有一批外向型的中小企业被淘汰。

成本大涨 外贸利润几近为零

除了汇率变化带来的影响,原材料价格、员工工资等成本大涨,让外贸企业的利润几近为零。

慈溪一家外贸企业业务人员刘小光(应本人要求,此为化名)告诉记者,自己的工厂有工人3000多人,产品主要有洗衣机、冰箱、冰柜、展示柜和取暖器。取暖器主要销往欧洲,洗衣机销往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跟东欧,冰箱冰柜则销往东南亚、非洲、中东。每公司仅外贸销售额一项就达8000万美元。

“我们在慈溪当地属于外贸加工大型企业,是真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。”刘小光说。去到今,原材料价格上涨了50%以上,员工工资上涨了30%以上,这些成本的上涨令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,但是,产品的价格却提不上去,涨幅连10%都不到,现在,企业利润越来越少,有的时候甚至是倒挂的。

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617日在参加一个与中国出口农产品有关的会议时表示,今以来,中国外贸继续保持增长势头,但外贸增速回落态势进一步明显。下半外贸形势不容乐观。钟山说,从内部看,中国出口成本优势逐渐削弱。据调研,今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较去同期上升15%—25%。

企业苦撑待复苏

瑞立集团总经理陶保健告诉记者,当前国际贸易有三个特点:第一,欧美国家复苏慢,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设置高标准高门槛;第二,当人民币汇率到达6以下时,出口企业会有一半选择不做国外贸易;第三,跨国公司在中国设制造基地,与中国本土企业争夺市场,竞争更加激烈。

“原材料涨价和汇率变化都是看得见得难题,还有一些看不见的难题,也令外贸企业疲于应对。”刘小光说。现在一些国家出台的新标准其实就是一种贸易保护措施,目的就是让中国出口商变相的增加成本。

“2008金融危机时企业是没有单子,现在,单子有,但没有利润。”绍兴一家纺织贸易公司总经理季德根告诉本报记者,没有利润也得做,为了生存,企业只能苦撑着。

“这是挑战也是机遇,只要能撑下去,能生存下来的,以后就有可能成为行业老大。”记者在浙江当地采访时,不少企业负责人都曾这样表示。”
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向记者表示,未来几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将发生较大变化,这就是“五把刀子,一根绳子”常态化。五把刀子是指劳动力成本上升、原材料涨价、能源紧缺、环境压力加大、人民币升值加快,而一根绳子就是指货币信贷不再宽松。面对这样的形势,企业必须要正确应对。

“企业需要以‘三转一退’来应对这样的局面。”张文魁说,三转就是转移、转型、转业,即向劳动力成本低一些的内陆地区或东南亚国家转移,转型就是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,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高投入的依赖,特别是减少对能源消耗的依赖,转业就是转变所从事的产业或者转变业态,譬如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,因为随着城市化加快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空间,业态也需要改进。

所谓一退,就是干脆退出市场政策应该有退出援助政策,帮助从市场退出的企业善后,减少社会震荡。